原标题:哭惨了!17岁姑娘节食减肥,一个月内反而重了30斤……
越减越肥这件事,出现在谁的身上都足够让人崩溃。
17岁的小丽(化名)就经历着这样的尴尬,对减肥已经这件事已经进入了吃东西前称重量、算热量的程度。
“战果”是一个月内减了12斤,可紧接着下一个月就出现了30斤的反弹,在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?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“每次吃完都充满内疚和自责 又感到控制不住……”
前几天,小丽戴着帽子走进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的诊室,小丽把帽檐压得很低,没说两句话就哭了起来,“我控制不住想吃东西,要吃到撑才能停下来,吃的量超过了正常的3倍,我不想这样,但是我控制不住,真的太痛苦了。”
明明有了一段成功减肥期的小丽,怎么会控制不住吃东西?
通过追问病史,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吴月静医师发现,6个月前,小丽在国外读书期间,身高1.6米出头的她体重超过了100斤,看上去有些偏胖。
被同学们嘲笑后,小丽开始关注自己的体重、身材,通过节食、运动的方式进行减肥,效果很出色,1个月内体重减掉12斤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减掉的这12斤并不是小丽的目标,她总觉得自己还属于微胖行列,之后减肥行为逐渐发展为过度关注食物热量,吃的东西要称重,计算热量,多吃一点就要通过运动消耗掉,吃完饭必须站着。
更夸张的是,小丽不敢久坐,不敢侧睡,怕腿受压发胖,过度关注自己的腿型。
就这样,体重持续下降到72斤,已经弱不禁风的小丽出现了闭经,进食后胃肠不适等症状,但她仍继续严格控制饮食,控制体重。
1个月前,小丽突然出现暴食症状,控制不住要吃东西,停不下来,一直吃到难受为止,吃完后对自己的行为充满内疚和自责,又感到控制不住,1个月内体重增加了30斤,情绪低落、担心紧张。
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,不得不到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就诊。经过综合分析,吴月静认为小丽得了暴食症,并存在神经性厌食的病史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什么是暴食症?
浙江医院精神卫生科吴万振副主任医师表示,暴食症的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进食大量食物,远远超过正常水平,进食时感到无法控制,吃的速度快,直到吃到难受为止。
在情绪不佳时易出现暴食症状,患者怕被别人看到自己的进食状态,所以通常是独处时或隐蔽状态下进食。进食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,罪恶感,自责。患者对自己的症状感到痛苦,主动求医。
根据病史,小丽在暴食前其实已经存在神经性厌食,研究发现,因为长期的处于生理性饥饿状态,部分厌食症患者会转变为贪食或暴食症,小丽就属于这种情况。
神经性厌食多见于女性,发病的两个高峰年龄在13~14岁和17~18岁,对体重体型的病态观念是该病的核心症状,体重低于正常水平仍坚持自己肥胖,并采用极端方法控制体重,如严格限制进食数量和种类,过度锻炼,甚至运动强度过大与体力不相称,催吐,滥用泻药,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,出现营养不良,月经停止等躯体症状。
通常神经性厌食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持否认态度,拒绝就医,常常是家人发现患者消瘦、闭经等问题后带其来就诊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针对厌食症、暴食症患者
该如何治疗?
不管是厌食还是暴食,都存在对体重体型的病理性关注,从而产生相应的病态进食和行为模式。
吴月静说,患者的个性特征以低自尊和追求完美为主要特征,自我评价低,希望通过控制体重维持自信心;有完美主义倾向。
目前发病机制与上述因素有关,但这些因素如何相互影响,尚不明确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治疗方法
▼
1。帮助患者控制进食模式,每日三餐定时定量。
2。提供关于营养和进食模式的教育,帮助患者改变对进食问题的病理性关注。
3。药物治疗,针对患者伴随的焦虑、抑郁、强迫等症状,进行药物治疗。
4。心理治疗,早期通过改善患者对体重、体型、自我价值等方面的歪曲认知,巩固健康的饮食模式;后期协助处理人际关系、学习工作等社会心理问题,处理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,巩固疗效,预防复发。
对于进食障碍的患者,建议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。